文:广东潮州祥典律师事务所刘泰祥
本文作者刘泰祥留影于普林斯顿大学
本文配图作者黄山摄于耶鲁大学
受美国佩斯大学邀请,在泛美文化交流中心的精心组织下,2014年9月28日至10月8日,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24名知名律师组成2014法务之旅考察团,在美国东部地区展开法务考察之旅。
法务之旅行程图
12天时间,在美东地区自北往南行程554英里。走访了最能反映美国历史的波士顿、纽约、费城、华盛顿特区等城市。参观了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西点军校、佩斯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美国著名学府。并在哈佛大学聆听了哈佛历史上第一位同时在商学院和法学院获得终身教职的教授Guhan Subramanian开讲的《兼并与收购》专题讲座。在佩斯大学邀请美国律师专业咨询机构Adam Smith咨询所总裁Bruce MacEwen,讲授了律师所业务选择及业务拓展的专题讲座。
哈佛园留影
在PACE大学门口与Adam Smith咨询所的Bruce和Janet合影
期间,我们还深入访问了波士顿监狱,与囚犯进行了亲密接触,了解他们的改造、生活状况,就美国监狱的管理状况与监狱管理者进行了交流;拜访了纽约市律师协会,与协会有关负责人就美国律师的执业纪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访问了纽约市地方法院,旁听了法庭的审理,与法院的检察官就法院的案件受理、审理状况进行了交流。
参观纽约法院
参观了见证美国历史的重要景点:美国诞生地,位于费城的独立广场建筑物并瞻仰建筑物内收藏的敲响美国独立钟声的独立钟;美国国会大厦和国会;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参观了美国最大的经济资讯公司彭博通讯社,领略该公司的独特的公司文化。
访学之余,在途经的城市进行旅游观光,领略了美东主要城市古老与现代和谐融合的城市之美。
期间,我们还与纽约最大的华人律师事务所戴上律师所进行了交流,就开展业务合作进行了探讨。
参观位于时代广场的纽约最大华人律所——戴上律师事务所,并与戴上律师座谈交流
为了体验美国乡村的生活,我们夜宿宾州农庄,举行篝火晚会,邀请美国乡村乐队助兴,团队同仁尽情舞蹈,感受美国乡村的醉美风情,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在美期间,不间断的每天超过12小时的学习、交流、观光,对大多团友的体力都是不小的挑战。但对专业知识以及美国历史与现状的求之若渴,成为大家学习、观光的动力源泉,使这次法务之旅成为一次充实、愉快的旅程。
12天的学习、观光,说对美国已经深入了解是不现实的,但通过这次旅程,对美国有了大致的印象应该一点都不为过。
所以,本文定调为“印象”。本文是我对美东地区的自然风光、历史积淀、国民心态、法律制度的所观、所感的真切记录,而归结为一点就是:美国,美!
记下这些文字,既是与团队同仁心得交流,也是与我身边关心美国、希望了解美国的朋友的分享。
纽约市律师协会
印象之一:自然风光之美
对美国自然风光的第一印象是我们这次旅程的第一站,波士顿市郊的风景。
9月28日下午2时45分,我们部分团友乘坐美国航空公司AA138号航班从香港国际机场腾空而起,经过14小时9分钟的长途越洋飞行,于美国当地时间9月28日下午四时到达美国东部城市达拉斯国际机场,随即马不停蹄转机飞往波士顿。并在当天深夜抵达。负责行程安排的美籍华人Alen已在机场迎候,并将我们一行接至波士顿市郊的Hampton Inn酒店休息。
一路上随处可见的星条旗告诉我,我们已经身处美国国土。
因时差关系,虽然经历了漫长的飞行有点疲劳,但我当夜睡眠质量不佳,早上六点就起床。
走出酒店,气温凉爽宜人。映入眼帘的是酒店周围的枫叶,作为一个南方人,熟悉了树木的四季葱绿,在美国国土上初见的这处枫叶已经让我欣喜不已,而更为陶醉的是,空气清晰得仿佛有一丝甜味,呼吸给气管的是一种丝滑的感觉。美国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如此的清新。
然而,接下来几天行程所见自然的美景使我感叹自己是太轻易受感动了。
导游Alen告诉我们,我们很幸运,美国今年的秋天来的早,我们在美期间正是美国赏枫的最佳时间。
美国当时时间10月1日上午,我们乘车沿美国91号国家公路前往纽约洲,一路见识了真正的美国枫林之美:公路两旁,绵延几十公里,无论是平地还是山丘,树木高低错落,层林尽染,树叶五彩缤纷,给视觉的冲击用震撼形容一点都不为过,以至于好几次我怀疑自己看到的美景是否真实,自己是不是被画进一幅巨大油画里。
而更让我惊讶的是,一路上无论是平原还是山峦,我看不到一处树木、植物被破坏过痕迹,这与国内大地、山峦常备被开挖得满目疮夷形成鲜明的对照。
在美期间,如果说枫林给我的是多彩之美,那么美国乡村留给我的则是纯粹、安宁之美。
为了让我们能感受美国的乡村生活,10月5日晚我们夜宿宾州农庄。之前几天在波士顿、纽约观光,我们看到的是美国都市的厚重之美,这与宾州农庄形成强烈的反差。
宾州农庄
我们到达农庄已是黄昏,暮色之中,车子停在厚厚的草坪之上,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丘陵之上,几处别致的小屋错落而建。路边、屋前、屋后是修剪得整齐划一的碧绿草地,看不到一处裸露的泥土。几头牛在草地上悠然吃草。小溪里清澈的流水哗哗流淌。镶嵌在碧绿草地中的一清池宛如一款巨大的水晶般耀眼。极目远眺,成片收获在即的枯黄玉米和碧绿的苜蓿草绵延相间,把大地画成一幅现代农业的气息浓厚的油画。虽然气温已略显清冷,但夹带着微微青草气息的空气带给了我儿时乡村的亲切感,令人陶醉。美国乡村之美,足以成为心灵疗养之地。
虽然赴美之前,我已经清楚最能代表美国自然景观的是壮美的美国西部地区,所以我对这趟美东之旅的自然景色没有多少期待。但旅途上所见还是使我喜出望外。作为美国经济发达的美东,我感受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被精心梳理过。经济发展的同时能保住如此美好的自然景观实属难能可贵。
我在想,如果未来的某一天,中国的大地,特别是广大的农村也拥有这样的田园风光,也许中国就配得起强国的称号了。
印象之二:历史与现代和谐之美
相对于中国,美国是个年轻的国家,即便从1776年国会采纳汤姆斯.杰克逊的独立宣言,宣布美国独立开始,美国的历史至今也只有238年的历史。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年轻的国家,这趟美国之旅,我在感受到这个国家洋溢着活力的现在气息的同时,也看到美国大地上历史积淀的殷实与浑厚。历史与现代兼容,散发出和谐之美。
这趟美国之旅,访学是核心内容,我们先后在哈佛大学、佩斯大学聆听与我们的职业相关的讲座,并与教授进行交流探讨,并参观了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西点军校、普林斯顿大学等美国知名学府。在收获专业知识的同时,我被美国大学所呈现的厚重的历史底蕴、淳朴安宁的校园环境所陶醉。
我们参观的几所美国大学,和中国大学普遍的所充斥着钢筋水泥、玻璃幕墙形成强烈的对比:高耸的古老教堂,质朴的红砖房子,厚重的岩石建筑营造了校园的大气与浑厚。
最美校园——普林斯顿大学
除了建筑,向我们讲述学校历史的是错落在校园中的一座座因被氧化而失去本来色彩与光泽的雕像。这些雕像可能是这所大学的缔造者(哈佛大学:缔造者JOHN HARVARD塑像);也可能是这座的大学培养的一个英雄人物(耶鲁大学:为争取国家独立参加独立战争被英军俘虏宁死不屈而被处绞刑的NATH HALE塑像),还可能是这座大学的某任校长(普林斯顿大学:在独立宣言上签字的校长JOHN WITHERSPOON)。每座塑像,都在向我们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带给我们一份缅怀的思绪。
哈佛园著名的三大谎言雕像
至于大树下,草丛中,随意摆放的几张椅子,落叶飘落于周围。椅子上安静看书的学子,传递给我则是一种自由、轻松的氛围。
我在想,即使一颗再浮躁的心,当安放在这样的校园中,得到的一定会是安宁。
走出校园,徜徉在美国的城市,就是纽约这样我们心目中的现代都市,我看到的同样不是崭新的钢筋水泥丛林,也没有成片反射着刺眼光线的玻璃幕墙世界。
古老与崭新的建筑错落有致,斑驳的红砖外墙与闪闪发光的玻璃和谐相处的情形无处不在。在波士顿,圣三一教堂和边上由华人设计师设计的现代摩天大楼相映成趣,最好地诠释古老与现代共存的城市发展理念,教堂古老的身影映衬现代楼宇的幕墙上,仿佛现代的楼宇怀抱着古老的教堂,给游客历史与现代的水乳交融的美感。每处古老的建筑,都无不在向每位游人讲述城市的历史。
没有我们在国内耳熟能详的“拆迁性保护”,没有重新修建的现代文物,这是美国城市与中国的最大区别之一。
一般的城市尚且如此,在美国最古老的城市费城,宪法中心、独立广场,成为美国缔造者们宣告脱离英国管治而独立的历史见证。我们看到,法庭、通过独立宣言的大会堂、国会厅、市政厅的时光都仿佛停留在238年前,在讲述那个风起云涌的场面。
费城独立宫前的草坪
留住历史,映衬未来,避免历史与现代割裂,这就是美国历史与现在的和谐之美。
印象之三:心态之美
这趟法务之旅,与我们有近距离接触的美国人并不多,但对东西文化的差异的兴趣使我对他们特别的关注。观察他们每一个人,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美国民众的精神面貌。
历史悠久的建筑体现了教育的内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普林斯顿大学)
9月28日,当我进入美国航空公司的波音777机舱时,使我差异的是机舱服务员并非中国民航年轻、靓丽空姐,而是爷爷、奶奶级的“资深”人物。然而,这些“空爷”、”空奶”带给我服务体验没有因为年龄和外貌而降低,每次询问,每次递送食品,他们脸上流露出来的都是自内而外的甜美笑容,使人感到温暖和亲切。
帝国大厦顶层开心拍照的年轻人
而这种发自内心的微笑都绽放在我之后接触几个美国长者的脸上:在西点军校,我们的女导游自称是我们这支队伍的“五星上将”。从她的外貌,我判断她的年龄在7旬以上,但讲解过程不时挥动手臂的气势,抑扬顿挫的声调、灿烂的笑容使我记忆犹深。还有在费城自由广场的女讲解员、在华盛顿国会山庄的女导游,他们在中国肯定都早已退休,颐养天年,但他们脸上绽放出的自豪、热情使我相信,在他们的体内,都有一颗二、三十岁的年轻的心。
在宾州农庄与著名乐队3West合影
在美国大学校园,和我擦肩而过的不少陌生人,都报以一脸微笑。冷漠、刻板与他们无关。团友中的何律师在我感叹美国人的精神面貌之美时,跟我分享了他心得:他在美国费城求学时,常常跑去学校图书馆看那女管理员,原因是她脸上每天都绽放的笑容,在国内,他只有一次在一个手上捧着玫瑰花的姑娘的脸上看到,以后就再也难以寻觅了。这位团友的这段经历,引发了大家的一番感慨。
普林斯顿的学生匆匆走过
我一直在思考,美国的社会环境何以能熏陶出美国人一颗自信、安宁的心?通过和他们的接触,我觉得是因为他们都对国家充满了自豪感。还有,无处不在的教堂成了他们心灵的安放之处,使美国人不会像我们一样内心充满着无助、惶恐、焦虑。公正、宽容的社会环境造就了美国人一颗自信、安宁的美好心灵。
印象之四:制度之美
美国社会以自由民主,法制完善成为全世界法治的标杆。
这趟旅行,我们参观了波士顿监狱、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国会山庄,看到的美国人为自由、民主所作出的艰辛努力,以及政权的开明、开放。
虽然活动主办方之前已经与波士顿监狱进行了联系,但直到在经过严格安检后进入监狱之前,我们对监狱管理方能否允许我们这群中国律师见到囚犯的生活状况都心存疑虑。
然而,一切都出乎我们的意料,监狱管理方不但让我们看到囚犯的生活状况,而且将我们带进了监区的囚房、图书馆、阅览室参观,与囚犯亲密接触。
而这次参观,让我和同行们彻底颠覆了对监狱的想象:近乎一尘不染的卫生状况;配备了供热、制冷设施的牢房;配备可上网电脑的图书室、阅读室;室内篮球场。在我们身边,囚犯在埋头看书、在玻璃前内打篮球,看到我们,好奇地过来围观。如果不是身边全服武装的狱警、还有囚犯们身穿的囚服,真会给人置身一个和谐社区的错觉。
而且,与国内监狱不同,波士顿监狱没有厂房,囚犯不被强迫劳动。囚犯可以选择到社区劳动,或承担监狱清洁等劳动,每天可以获得3美元的象征性补贴。也可以选择什么都不做。而选择劳动会被视为改过的表现而得到减刑。
而监狱管理者在介绍囚犯入监时的一个细节,也让我深切感到他们制度的人文精神。囚犯入监时,有两种物品允许被带入监区,一是结婚戒指,二是与自己宗教信仰有关的物品。这反映了国家对婚姻家庭和宗教信仰的尊重,蕴含着制度的人文精神。
参观波士顿监狱,让我理解了美国刑罚的最基本特征:刑罚剥夺的只是罪犯的自由,而尊严是不能被剥夺的。
如果我现在说,我前天进到人民大会堂、最高法院里面参观了,那么我身边的人的反应可能是:你肯定是有身份、有能耐,牛!或者是,你就吹吧!因为大家都知道,中国地那些地方戒备森严,不要说进去参观,靠近都困难。
可是在美国,国会大厦、最高法院都是旅游景点,在这些景点周围,我虽然感受到安全措施的严密,但没有丝毫的压迫感。国内外的游客排着长队,在经过安检后是可以进去自由参观的。
美国国会图书馆
在国会大厦,美国人用六幅油画告诉游人美国的历史。那些为美国独立及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人被以塑像、画像等形式记录在里面。游客还可以通过电影了解美国国会大厦经历过被炸毁、重建的沧桑。
至于最高法院,从1953年就被视为“正义的殿堂”向公众开放,洗手间、礼品店、自助餐厅一应俱全。在参观者问询处,可以索取法庭对案件的判决意见、案例摘要、开庭日期,还可以参加法庭讲座,以座位先到先得的方式观看法庭审理。
美国作为一个面临恐怖威胁最严重的国家,就是在经历了911恐怖袭击之后,依然把这些国家政权的核心设施对公众开发,这需要当政何等宽广的胸怀、需要政府何种开放的心态。
正在修缮中的国会山庄
我想,一个政权敢于把自己的施政场所向公众开放,本身就是一种自信、开放表现,这比不时喊出几句“执政为民”之类的口号意义更为深远。
结束语
作为一名中国律师,我承认自己崇尚美国的法治制度,但我没有任何动机去美化美国。
本文陈述的是自己对这趟法务之旅的所见、所感,因为选题的关系,所以,我描述的更多是美国阳光的一面。
旅途中,我也看到夜晚在街道上游荡和大呼小叫的黑人;看到街道上的乞讨者;听到导游Alen再三要求我们注意保管财物,以免被盗被抢的提醒;从安检的严格感到这个国家紧绷的神经。
在纽约法院与该院检查官交流时,他告诉我们,这段时间该院的一位法官不能来上班,而是被保护起来了,因为他判决的一个案件得罪了当事人,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这使我对之前已有的美国法官社会地位崇高,司法受到尊重的看法有了新的认识。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
“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这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这里是地狱”。进入纽约时,我脑海就浮现的就是这句歌词。也许,这就是美国最好的写照。
每个国家都有其可爱之处,中国也是如此。
美国的社会制度也非尽善尽美,可以全盘抄袭,只是在没有最完美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选择较好的。
好久没有动笔了,写得有些吃力。我能有勇气把这些文字与大家分享,是因为相信交流是一件美好的事。
2014年10月写于潮州